English

藏医药旅游前景看好

2000-11-12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曹茜 我有话说

也许不久,去西藏旅游的游客将会惊奇地发现一种新的旅游方式,既能阅山川之美又能得藏医养生之道。藏医药专家黄福仁近日发表观点,认为把藏医药作为旅游资源,将为西藏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
黄福仁介绍说,藏医药旅游开发的主要途径有:以藏东南的天然植物资源为依托,兴建大型药用植物园和药用动物驯养园;利用环境优势,结合藏医药学的传统配方及养生方法,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旅游。做好藏药类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流通。将高原上特有的地热、缺氧、日照时间长等自然特征与藏医藏药的人文内涵有机结合起来,投入资金,合理开发,必将对促进旅游市场事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初步统计,青藏高原地区共有藏药植物2085种、动物药159种、矿物药80余种。植物药材涉及7个地理气候,寒、温、热带药兼具,占中国药用植物种类的65~70%。其中各种常用草药400多种,具有西藏独特风格和用途的藏药300多种,而且分布广泛,储量很大。如西藏红景天全区储量不少于200万吨。此外,名贵的动物药材熊胆、麝香、鹿茸等也盛产于藏区。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药用资源,这些作为旅游资源,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
但有关专家也指出,藏医药的多方利用,也应重视环保。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决定其环境的脆弱性,集中体现为资源恢复与更新速度慢。但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及经营规划,完全处于自发状态,对利用以后出现的后果、消长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无调查研究,某些地区已出现利用一片消失一片的现象。如近年对冬虫夏草的过度采挖,既破坏了植被,也破坏了冬虫夏草的复生能力,若不加保护,这种高原奇珍将面临灭绝危险。1994年,西藏自治区政府已将红景天列为保护资源。但区内生产红景天药品和保健品企业6家,年开采量约在1万吨左右。由于区内未建立起正规药材市场,生产单位用材需到产地直接收购或合同收购,各地均无保护措施,除少数县外均无保护部门,采挖方法多为拔根,无人顾及今后繁殖。另外对药用动物和矿物的滥捕乱挖现象也屡次发生,如为获取麝香,一些地方对獐子不分公母一律射杀,在边坝县沙丁区还发生成片毒杀的事件。对此类事件若不采取有效措施,将对藏医药事业带来毁灭性危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